【资料图】
前不久,湖南长沙宣布调整土地供应模式,不再每年集中供应住宅土地,而将恢复常态化更新。同时,江苏徐州、陕西西安、江西南昌、广东东莞、浙江金华和温州等自发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应将恢复常态。
去年2月份,22个试点城市开始实施住宅用地集中供应,包括集中发布公告、集中出让,且当年试点城市集中出让不超过3次。这项政策是继2020年多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后在土地出让模式上的改进,现随着整体形势和房地产景气度的变化,土地集中供应面临调整。
最直接的原因是土地市场的变化。11月中旬,上海发布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出让公告,仅出让6宗地块。相比之前,本次住宅供应量大降,且出让面积和总价均减少八成左右。这一情况并非孤例,公开市场信息显示,目前22城的年度住宅用地供应完成不足六成,仅安徽合肥、江苏无锡、上海、福建厦门4城完成年度供地计划。
土地市场热度回落和房地产市场降温有很大关系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%,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.2%,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.7%。最近,各项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,将有助于房地产和土地市场企稳回暖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土地市场热度不高的情况下,目前尚有足够实力购地的企业并不普遍。据监测,截至今年10月13日,22个重点城市集中供地推出3881宗,成交2999宗。其中地方国资企业拿地1384宗,占总成交宗数的46.1%,央企拿地844宗,占总成交宗数的28.1%。
最近财政部要求,严禁通过举债储备土地,要求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,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,弥补财政收入缺口。受这一政策影响,各地进入土地市场的地方国企尤其是地方城投公司购地受限。这些因素,都使得地方土地出让收入面临较大压力。
房地产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,集中供地对房地产企业短时间筹措资金和加快周转的能力要求更高,在当前市场景气度有待提升的情况下,供地模式微调有助于稳定土地和房地产市场。事实上,今年以来,不少城市土地供应批次已上调至4次甚至5次。
总而言之,集中供地实施初衷是贯彻“房住不炒”总体思路,为实现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的政策目标,在当前政策实施已有一定效果、稳定房地产政策也陆续出台的情况下,可考虑各地根据实际情况,因地制宜、因城施策,对土地集中供应适度调整。
关键词: 土地市场